查看原文
其他

长江经济带金融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区域协同战略研究


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以金融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是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跨区域的资金投入效应、资源配置甄别效应、成长跨越效应和产业创新发展效应出发,探讨金融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和机制。在系统分析长江经济带内金融资源跨区域推动产业发展现状、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层级化发展现状以及金融跨区域推动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后,提出以金融中心建设协同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金融;产业;协同发展

一、金融跨区域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

理论和机制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金融作为推动产业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能通过资本供给、信息和风险配置中的甄别、激励与约束以及阶段性跨越和区域性跨越效应等功能来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图1)。


       1.跨区域资金投入效应

       金融约束的存在是抑制科技创新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则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的必要条件。事实上,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为技术创新体系提供创新所需要的大规模长效性投入融资,并形成长效的激励功能、风险分散功能和市场共享机会,就能促进技术创新行为的长期化、稳定化和持续化。科技型企业成长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融资难”问题,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大量资本投入和相关融资制度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生产组织变革都难以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为尽快拓展市场、获得先发优势和超额市场利润,必须要尽可能缩短从初期项目培育到产品成形至产业化的时间周期,这些都离不开研发和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因此,金融行业往往承担着聚集储蓄并对其进行分配以形成产业化能力的功能。

       2.跨区域资源配置甄别效应

       由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本身蕴含很高的不确定风险,因此如何将有限的资金配置到效率最高的产业当中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一个良好的金融系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企业信息,并且通过系统识别、寻找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来甄别最可能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此外,金融在降低资本市场交易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和更好的治理控制,从而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同样,由于复杂的金融网络与构成该网络节点的各种金融机构可能形成复杂的“紧耦合”结构,会导致风险传递性大大加强的蝴蝶效应的形成。因此,往往是金融中介越发达的地区,其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则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显著。金融创新水平越高,金融筛选效率越高,企业家创新成功概率越大,产业的技术水平也就越高,该地区的人均GDP也就越高,且技术领先者多倾向于直接融资,技术追赶者倾向于间接融资。此外,金融创新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产业规模构成及产业集中度,并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跨区域成长跨越效应

       企业成长不同阶段上的创新与其“不可分割的投资和技术创新”有关,而金融的介入通过引入新的资本市场和新型金融中介机构,创造出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将企业成长中的风险进行分散和重新组合,并引导资金进入这些“大规模的无法分割的投资项目”,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企业进一步技术创新,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当一个经济体中的金融市场效率较低时,企业只会选择发展期短的技术,而长期的技术创新只存在于金融市场效率高的经济中。一个金融风险分散功能和激励功能不足的体系只能产生不太尖端的技术,技术体系只能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均衡状态。

       4.跨区域产业创新发展效应

       金融跨区域协同促进区域产业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跨区域经营能够通过增加资金来源渠道降低成本、增加新的投资机会提高收入、降低区域经营风险,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增加对金融产品服务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不同区域的金融机构往往存在资本形成机制、资金导向和投融资机制、信用催化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上的差异,而这种跨区域金融协调能够让产业资本在更大空间内实现产业间在新的市场内的流动、配置与组合,从而带动不同空间范围内各内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跨区域转移,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长江流域经济带金融资源及金融中心

的区域协同发展现状


       目前,长江流域经济带内的金融跨区域协同发展迅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江流域经济带金融资源跨区域推动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长江流域经济带金融体系内的跨区域推动产业合作创新发展主要围绕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3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围绕上海资本市场开展的市场对接服务及相关合作;二是金融机构通过向其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合作开展金融业务模式;三是通过金融产业链上的金融服务外包加强区域间合作;四是通过参与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的跨区域的对接;五是基于特定项目。

       2.长江流域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层级化发展现状

       随着金融服务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金融资源相对集中的城市纷纷提出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如上海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南京提出建设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杭州提出建设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重庆则提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等设想。此外,苏州、无锡、武汉、长沙、南昌、成都等城市也相继提出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这使得区域之间金融发展缺乏整体规划、有限的金融资源难以协调、各地区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这有可能影响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的产业创新和经济长期发展。各地区之间的金融资源和产业发展呈现出典型的层级化趋势,大致可以分为4 类不同情况:第1类是以上海为特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杭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是第2类的核心区域(跨省级层面)金融中心;第3类次级区域(省级层次)金融中心包括宁波—舟山、苏州—无锡—常州、合肥、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其他城市为第4类的一般金融功能区。

       3.长江流域经济带金融跨区域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

       一是目前金融体系垂直管理体系下导致的区域分割难以让金融机构跨区域开展相关金融业务。二是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受到的阻碍仍然较多。三是金融服务机构特别是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跨区域开展相关业务仍然受到较多限制。四是中上游地区金融创新支持产业创新发展的力度明显不足,难以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产业对金融的要求。


三、长江流域经济带金融跨区域

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


       根据区域金融合作理论,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的两个或多个地区为获得金融资源中心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实现地区间差异互补和经济互动,不同金融行为主体会进行跨区域合作、交流和互利,而此过程需要依赖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也为区域产业的创新发展服务。因此,充分发挥长江流域经济带金融对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需要有金融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长江流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金融协同可以考虑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

       1.跨区域金融市场“点面并重”的战略思路

       长江流域经济带涵盖地区广,以致处在经济顶层的金融市场发展存在地区性的差异,层级化金融市场建设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有助于政策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围绕金融市场建设来实现跨区域金融市场“点面并重”的战略思路,舞好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龙头,由点及面、逐步深入地推动跨区域金融市场合作,从而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带产业创新发展。首先,要发挥全国性金融市场的跨区域带动作用。其次,推动地区性金融市场之间的跨区域合作,特别是要推动各省市产权市场、股权交易市场、技术(专利等)交易市场等金融市场对接,尝试在共同挂牌、信息发布、交易设计、规则制定、投资人信息共享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最后,推动地区性金融市场与全国性金融市场之间合作。

       2.跨区域金融市场“优势互补”的战略思路

       “优势互补”的战略思路是借助金融产业“混业经营”和投贷联动的契机推动金融机构间的跨区域重组和产业项目合作,从而将外部异质性条件问题转化为金融产业内部结构性问题。一方面,通过“混业经营”,逐渐将商业银行、证券(投行)、保险理财、信用托管、基金投资等传统金融领域内的单项业务融合,并组成“混业经营”类金融寡头,从而为企业和居民投融资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为金融机构跨区域的创新协作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投贷联动,借助发达地区(长江下游)低廉的资金为落后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与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是未来长江流域需要考虑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

        3.跨区域金融市场“资源”的战略思

       长江流域经济带金融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区域协同战略也需要重视现有金融体系、机构和产品的“资源整合”,紧紧围绕产业成长周期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产业功能布局,成立促进跨区域合作的政策型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地区产业创新发展现状以及项目、企业的资金需求特征,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投融资服务。首先是商业类金融机构的资源整合,可成立跨区域的长江流域经济带联合科技银行,在开展流域内银行信贷业务的同时,成立专门业务部门,为企业提供跨区域的贴现、证券、结算、投资、担保、租赁、财务代理、投资咨询、项目评估等多方面服务。其次是投资类金融机构的资源整合。其三是跨区域基金产品的资源整合,可成立长江流域经济带产业创新发展共同基金,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主要金融机构以股份募集的方式参与,重点涉及尚处于萌芽阶段的研发期、种子期和创业期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来推动各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最后是跨区域风险投资的资源整合,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的方式,通过设立LP(有限合伙人)来引导长江下游的高质量风险投资机构,以GP(一般合伙人)模式进入中上游的地区开展业务,实现资本驱动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

       4.跨区域金融市场“链式创新”的战略思路

       长江流域经济带的产业创新发展依赖于产品链条的延伸,而跨区域金融市场“链式创新”则在此基础上围绕延伸过程中所产生的资金需求服务开展相应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首先是积极推动跨区域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创新。其次是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的资产证券化服务创新。此外,在充分考虑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可以对部分金融机构和地区产业开展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试点,包括有金融期权、金融租赁、互联网金融、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业务的链式创新。

       5.跨区域金融市场“放管结合”的战略思路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既要解决越权越位问题,也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活不放任。长江流域经济带金融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区域协同战略需要“放管结合”的思维,市场能做的都交给市场、社会想做的都交给社会、政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风险监管。首先合理降低非本地金融机构开展投融资业务的门槛,打破金融服务、中介的地区性垄断,消除行业壁垒,允许专业的金融服务中介如会计、法务、保理、担保、租赁、财务代理、投资咨询、项目评估等到当地开展相关业务,来帮助企业更加规范地运营和获得更广阔渠道的资金支持。其次考虑到区域异质性会对风险承担产生影响,要完善地方性金融法规建设,加强跨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力度。其三是建立统一的金融服务平台体系。最后是共同建立和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带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金融体系。


(本文有删减,请点击原文查看完整版)


刘亮.长江经济带金融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区域协同战略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5):55-60.


作者简介:刘亮(1975—),男,湖南隆回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从事经济增长、创新发展和投融资问题研究。


欢迎下载、引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